对于90后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不仅仅因为它是第一批90后的“三十而立”之年,更是证明这一代人成为中坚力量的一年。这两个多月来,90后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
这几年,90后是舆论的焦点。每隔一段时间,结婚率、辞职率、人均消费等数据的公布,“90后”的结果显示常引来不少口水,甚至贴上了“垮掉的一代”的标签。
其实,在90后、00后心中,“垮掉一代”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一个流派,诞生于50年代,它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摇滚乐,披头士乐队的名字就来源于“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这一概念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所提出,出处源于他的代表作《在路上》。不得不提的是,乔布斯在《在路上》影响下创立了苹果公司,朋克、嬉皮士、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都因《在路上》而生。
该书属于公路小说,时年26岁的杰克·凯鲁亚克和他的朋友开着轿车在公路上开始了一次狂野不羁而又充满顿悟的旅程。这场旅行持续了两年,从美国出发,最终抵达墨西哥。一路上他们放浪形骸、把酒狂欢、四处为家。旅程过后,凯鲁亚克用3周时间写下了这一段的故事。
小说里的人物是一帮“只争朝夕、及时行乐”的年轻人,他们看似放荡不羁,实则在茫然、苦闷、寻找中挣扎。在漫无目的的旅途中与寂寞孤独对垒、与青春擦肩而过、与爱情隔岸相望,与理想背道而驰,深刻揭示出了一代人的矛盾、理想与追求。
该书是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向导。书中有句话能表达心声:在我心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些平凡的东西,而是像奇妙的黄色罗马烟花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在星空下像蜘蛛那样拖着八条腿,中心点蓝光砰的一声爆裂,人们都发出“啊”的惊叹声。《在路上》就是这么指导青年的: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垮掉的一代”在精神上从未“垮掉”。
今年是凯鲁亚克逝世的第51年。根据《伯尔尼公约》规定,作家去世达到一定时间,其作品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出版发行无需授权。我国著作权法将这一时间限定为50年。
像《在路上》这样的经典,进入公版后肯定会冒出不少版本。仅仅两个月,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5个版本,包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其中,读客版的《在路上》受到老读者青睐。该版本从读者角度出发,收录了主人公旅行地图,原创插画和包括对凯鲁亚克与垮掉的一代图文介绍的“88页在路上旅行手记”,可见出版人的巧妙用心。